首页_奇亿平台注册_首页
首页_奇亿平台注册_首页
全站搜索
新闻详情
摩鑫注册-首选首页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4-03-11 23:3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摩鑫注册-首选首页 一、危害症状 地下害虫有很多种,分布最广,危害时间最长,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有蝼蛄、蛴螬、金针虫、小地老虎、黄地老虎、根结线虫等。这些地下害虫主要危害

  摩鑫注册-首选首页一、危害症状 地下害虫有很多种,分布最广,危害时间最长,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有蝼蛄、蛴螬、金针虫、小地老虎、黄地老虎、根结线虫等。这些地下害虫主要危害植物根茎部,造成幼苗枯死,导致缺苗断垄,成苗率降低,从而造成严重减产。 二、防治技术 1、毒饵诱杀。将豆饼、枇谷5千克炒香或煮熟,晾至半干,加杀虫剂l00克,对水少许拌匀做成毒饵,每亩1.5-2.5千克撒在苗床或地里进行诱杀。 2、灌根。50%的辛硫磷或者50%的马拉硫磷稀释成1000倍液进行灌根也是可以的。 3、石灰氮灭虫。每亩地施入石灰氮80~100公斤 ,作畦后灌水,覆盖透明塑料薄膜,密闭大棚,闷棚 20-30 天。就可以高效杀灭蝼蛄、蛴螬、金针虫、地老虎、根结线虫等几乎所有地下害虫,是一款即能补钙又能提供碳、氮等营养物质的优质肥料。并且,它还有一个特性就是,施入土壤后,会很快溶于水,并分解出单氰胺和双氰胺等有毒物质,而单氰胺和双氰胺能将土壤中的蛴螬、金针虫、蝼蛄、地老虎、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全部杀灭。

  整枝打杈,是蔬菜生产最基本的农事操作。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,避免养分的消耗,减少病害发生,促进根系生长。但在棚室蔬菜生产中,对蔬菜整枝打杈时,棚内湿度很大,可能造成病害多发,尤其是细菌性病害。 1、整枝打杈要避免早晨未通风前,棚内湿气较大的环境下进行。 上午9点前棚室未通风,棚内湿度较大,此时整枝打杈,伤口难以干燥,易感染细菌性病害。因此,整枝打杈最好选在上午通风后进行。 2、整枝打杈要避免在阴雨天进行。 阴雨天棚内湿度大时间长,最易造成细菌性病害发生。若在此期间内整枝打杈,留下的伤口极易染病害。因此,蔬菜在整枝打杈时一定要选择晴好天气。 3、整枝打杈要避免在浇水后进行。 浇水后1-2天,棚内湿度较大,植株含水量也较高,此时整枝打杈产生的伤口较大,不易愈合,最好在浇水3天后棚内较干燥时再进行。 整枝打杈后,可用嘧菌酯、百菌清等喷雾,重点喷洒茎秆,预防病害的发生。

  冬季太阳光照弱、时间短,是限制温室大棚蔬菜产量与效益的重要因素。尤其是连续阴天、雨雪天气,光照不足是影响蔬菜生长的致命因素。冬季为温室蔬菜补光,可因棚制宜采取合理措施。 1、采用机械卷帘。采用机械卷帘, 可以节省人力,降低劳动强度,明显缩短揭、盖帘时间,有效延长棚内蔬菜光照时间。 2、选用转光膜。选用转光膜扣棚,可增加棚内光照强度,对棚内蔬菜生长十分有利。 3、保持棚膜洁净。棚膜上的灰尘或污物透光率明显下降。因此,要经常清除棚膜的尘埃污物,雪后要及时清除积雪,保持膜面洁净,保持较高的透光率。 4、地面覆盖地膜。棚内蔬菜覆盖地膜,不仅可提高地温,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,覆盖地膜后形成反射光, 可增强蔬菜基部光照强度,弥补基部直射光不足。 5、挂反光幕。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,可明显提高蔬菜的光照强度,增强光合作用,增加蔬菜产量。 6、人工补光。 遇连续阴雨雪的天气,棚内可多几灯盏电灯补光,防止蔬菜因长期缺乏光照早衰。 7、整枝打杈。整枝、打杈,打掉老叶、病叶、死叶,对改善棚内蔬菜光照条件,提高蔬菜产量也有明显作用。

  1、清洁田园。前茬收获后彻底清理残枝废叶,以减少蚜螨虫源。 2、药剂防治。蚜、螨发生的初期,适当挑治,用药过早影响天敌的发育。蚜、螨株率达到5%以上时,全棚药剂防治。 红蜘蛛选用1.8%阿维菌素乳油4000~5000倍;30%达螨酮可湿性粉3000~4000倍或5%噻螨酮乳油1500~2000倍喷雾防治。防治蚜虫选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倍;25%噻虫嗪、啶虫脒、苦参碱、印楝素、多杀菌素等。 防治螨类和蚜虫的药剂可以混用,但必须边混边用,不要久置。因两类虫子都是世代重叠,用药间隔期应缩短为3~4天一次,连用3~4次,注意交替用药。 3、释放天敌,控制螨害。豆角叶螨的天敌是长毛钝绥螨,可按害虫与天敌比等于20:1的比例,释放天敌。一般在6月中旬以后释每10天一次,共释放2~3次,对害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。

  进入冬季,气温逐渐下降,棚室大棚夜间需要适当保温,确保蔬菜正常生长。不同棚室保温效果不同,蔬菜所需的适宜生长温度也不同,保温需要灵活调整。若棚室保温措施不当,导致棚内温度不适宜,不利于蔬菜正常生长,温度偏高会造成植株徒长,偏低会造成植株生长缓慢。 如何合理调节夜温?需了解蔬菜所需的最适生长温度 西红柿夜间以13-18℃、地温以18-23℃为宜。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以夜间12-18℃、地温20-25℃为宜。当温度低于10℃时,植株会生长发育不良;当温度低于5℃,植株停止生长;当温度低于0℃或高于45℃时,植株会很快受害死亡。 夜温越高,呼吸作用越强烈,分解的有机产物就越多,那么植株就越偏向于营养生长,这就是在高温弱光下植株出现徒长的原因。 夜温低于15℃后,也不利于叶片有机物往果实及植株其他器官转运。棚内湿度大时,较高的夜温还利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。 在蔬菜栽培中,夜温应控制在上半夜18℃左右,下半夜控制在15℃左右,最好不要低于12℃。根据蔬菜生长适宜的夜温,进行合理保温。 苦瓜、丝瓜等喜温蔬菜,傍晚棚温降到20℃时关风,18℃时放棚。辣椒、茄子等蔬菜,可在17℃左右关风、15℃左右放棚。而对于西葫芦等蔬菜,可待棚温降到15℃时关风口,温度降到12℃时放棚。延迟放棚后温度会有2-4℃的提升,正好是蔬菜适宜生长的夜温。

  番茄温室生产中,有时会出现果实开裂现象,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: 一是棚内温湿度剧烈变,水肥管理不当而引起,近期这种情况多发主要是秋冬季温湿度变化剧烈引起的。 二是因为番茄缺钙、缺硼因未能及时运输到果实上,导致番茄果实开裂,从而降低番茄品质,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。 预防和防治措施、 1、加强棚室温度和湿度管理,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关风口,保持棚内温度的相对稳定,平衡浇水,避免忽干忽湿情况的发生。 2、叶面喷施硼钙叶面肥,增加果皮韧性,提高植株抗性。

  温室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主要危害是叶片,发生严重时会危害瓜条和茎蔓。 幼苗期出现细菌性角斑病时,叶片上会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病斑,初为黄褐色,后变褐干枯。结瓜期感染细菌性角斑病,会导致幼瓜腐烂早落,发出难闻的臭味。 防治技术 1、药剂浸种 播种前用72%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-5小时,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。 2、药剂防治 发生角斑病,20%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、47%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防治,或77%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。

  温室黄瓜幼苗发生炭疽病时,子叶上会出现不规则的圆形、椭圆形淡褐色病斑,会引起植株基部变褐、收缩,最终猝倒。 成株期发生病,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,大小不等,初为水浸状,很快干枯呈红褐色,周围有黄色晕圈,几个小斑点常连接成不规则形大病斑,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,潮湿时病斑表面生粉红色粘稠状物(分生孢子块),干燥时病斑常开裂穿孔。 茎、蔓、叶柄上病斑长圆形,稍凹陷,初呈水渍状淡黄色,后变为黑色。严重时茎蔓或叶片枯死。瓜条被害,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点,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、凹陷的暗褐色至黑色病斑,表面生粉红色粘稠状物,后期常开裂。叶柄、瓜条上有时出现琥珀色流胶。 发生原因温室内湿度过大,排水不畅,偏施氮肥,过度密植,以及连作重茬等都有可能引发炭疽病。 防治措施 1、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℃热水浸种15分钟,再按常规浸种催芽;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,然后经清水冲洗再浸种催芽。 2、发病初期 50%异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,每7-10天喷次,连喷2-3次。

  一、缺钙造成新叶干边 缺钙时新叶黄化叶缘失水、继而干枯变褐。钙在植物体中的移动性较小, 主要集中在较老的组织中,很少向幼嫩器官运送,因此,草莓非常容易出现叶尖干枯的缺钙症状。 草莓需钙较多且主要吸收钙离子,同时草莓对于钙元素的需求并不小,容易造成缺钙。钙离子容易跟土壤中的硫酸根、磷酸根、碳酸根发生反应,产生沉淀,就不能被植株吸收了,造成草莓缺钙的现象。 解决措施 1、如果草莓已经出现了缺钙现象,叶面喷施补钙要比根部冲施效果好,因此补钙建议叶面喷施。 2、可选择钙硼镁叶面肥,7-10天喷施一次,连续2-3次。 二、肥害引起干边 如果叶片从边缘开始干枯,并且在施肥以后很快出现叶枯现象,可能是因为施肥过量,土壤盐分过高,根系吸收困难导致植株失水。轻度危害时,叶片出现从叶边缘开始出现水渍状变褐现象,严重时出现焦枯并且向中间蔓延。 解决措施: 1、少量多次施肥,草莓是不耐肥作物,切记一次性施大量肥,地栽一次5-10斤/亩,基质栽培一次3-5斤/亩即可。 2、已经发生烧苗了,要停止施肥1-2次,通过浇清水冲淡土壤盐分,缓和肥害带来的损伤。 3、碧护+绿哆美或者碧护+哆美叶面喷施可以用来修复肥害造成的损失,可以施用一些海藻类的促根肥,帮助及时恢复长势。

  温室西瓜、甜瓜裂茎病(裂蔓)的产生,主要是由于土壤缺硼、缺钙,或者温湿度变化剧烈、风蚀、药害等因素造成。 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病因,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。 如果钾肥过多或高温干旱,均可造成西瓜对硼与钙元素的吸收。引起的裂茎,可少量多次浇水施肥,并冲入硝酸铵钙、硝酸磷,硼砂或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。

  一、黄瓜发生药害的表现 黄瓜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或者使用错误农药,导致黄瓜生长不正常或者出现生理障碍。药害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。 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,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会发生明显反应,如叶片卷曲或干枯、新叶快速发白老化、叶脉间出现白色小坏死斑,甚至整个植株萎蔫、干枯。慢性药害发生轻,会延缓生长、影响产量,重者可能会造成绝收。急性药害在喷药后,短短时间之内,比如一两个小时至几天,出现明显症状,发展迅速,如落叶、干枯、落花、落果等,同样会造成产量降低,因此,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进行防治。 二、具体的补救措施 1、出现药害后,导致生长减缓,可叶面施喷赤霉素30-50毫克/千克,再配合白糖100倍液。如果出现严重抑制生长的,用原液涂抹生长点。 2、受药害的植株,如没有伤到生长点,可以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来消除药害。如果黄瓜苗轻微受害,可补施氮肥,促使瓜苗早发,转入正常生育;如果叶片或植株受害较重,应及时灌水、增施磷钾肥、中耕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恢复能力。如果喷错药剂,可喷洒大量清水淋洗,并注意排灌。 3、如果喷施除草剂造成药害,药害轻微,可喷用抗病威或病毒K500倍液,同时加大灌溉量。 4、如果出现叶片急速卷曲干枯的,可立即喷用100倍液的白糖水,一般可迅速解除药害。 5、其他农药药害,一般采用下列农药可以消除或缓解药害,喷施抗病威或病毒K、天然芸苔素、叶面喷施硫酸锌600-700倍液,促使植株体内产生赤霉素,从而解除和缓解药害。

  一、 黄瓜急性萎缩症是一种生理性病害,形成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持续阴雨或雪后陡晴,导致迅速萎蔫死苗; 二是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,晴天高温,放风量大,叶面蒸腾快,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,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。寒风吹袭造成萎蔫死苗; 三是施肥浓度过大,特别是化肥靠近黄瓜的根颈部施用,极易灼伤死苗。 二、补救措施 预防黄瓜急性萎缩症,应采取以下措施:因苗因时浇水。 一是定植水适量少浇; 二是酌情浇返苗水,气温低、土壤湿度大、遇上连阴雨天气,少浇或不浇返苗水; 三是进入结瓜盛期,结合追肥,以水带肥,每10天左右浇不施肥一次,严防一次施肥过量灼伤瓜苗; 四是宜在晴天中午浇水,忌早晨及傍晚浇水; 五是在连续阴雨天气后要采取拉花帘的方式,严禁一次全部拉开。

  一测:草地螟成虫开始羽化后,于5月下旬记载灯下诱蛾量,灯下日诱蛾量在1000头以下,为轻发生指标;高峰日诱蛾量在1000-5000头为中等发生指标;高峰日诱蛾量在5000头以上,为大量发生指标。 二查:在蛾羽化峰期每日解剖雌蛾20头,检查卵巢发育进度,逐日统计各级卵巢数量百分率。如果卵巢发育欠佳,抱卵量少,为轻发生指标;卵巢发育良好,抱卵量多,为大发生指标。10-15天后应进行田间调查幼虫发生量,如果达到防治指标,可进行药剂防治。 三看:即看发蛾期的环境条件,主要看温度、湿度及蜜源。温度、湿度低且开花植物少,是轻发生指标;温度、湿度高,蜜源丰富,是大发生指标。 田间幼虫量防治指标10头/m2(或30-50头/百株),防治应采取“挑治”,只对达到指标的地块进行防治。

  近几年来,向日葵菌核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,发病率一般都在10—20%, 雨水多年份发病率重的在50%左右,造成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下降。 向日葵菌核病,又叫白腐病,俗称烂盘病。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造成茎秆、茎基、花盘及种仁腐烂。常见的有根腐型、茎腐型、叶腐型、盘腐型4种症状,其中根腐型、盘腐型受害重。 1、根腐型: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,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, 扩展后腐烂,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,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。成株期染病 ,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,逐渐扩展到根的其它部位和茎,后向上或左右扩展,长可达1m,有同心轮纹,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核,重病株萎蔫枯死,组织腐朽易断,内部有黑色菌核。 2、茎腐型: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,初呈椭圆形褐色斑,后扩展,病斑中央浅褐色具同心轮纹, 病部以上叶片萎蔫,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。 3、叶腐型:病斑褐色椭圆形,稍有同心轮纹, 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,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或脱落。 4、盘腐型:初在花盘背面生褐色水渍状圆形斑,扩展后可达全花盘,组织变软腐烂, 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,菌丝穿过花盘在籽实之间蔓延, 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, 花盘内外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,果实不能成熟。

  1、时间:疏花在早春修剪时对中、长果枝进行适当短截,或疏除花芽多而又过密的枝条;或花序分离至开花前,将多余花蕾或发育不好的花蕾疏掉。落花二十天左右,幼果形成后,可进行疏果。 2、留果量:在保证产量、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前提下,根据树势强弱等确定留果量。不同树的枝果和叶果比是:初结果幼树枝果比为6:1,叶果比为36:1;盛果期枝果比为4:1,叶果比为20:1。 3、疏花疏果方法: (1)位置的选择。在同一个枝上,留中上部,疏去基部的果;在同一个花序上疏去中心或靠近中心的花、果,留靠边的第二和第三个果。 (2)根据枝和叶片留果。 (3)疏果时,保留果台副梢和叶片,以利当年形成花芽。 (4)在花果够用的情况下,也可每隔1-2个花序疏去1-2个花序的花、果,疏去花果的枝当年可抽生副梢形成花芽,第二年可结果。 (5)对于生长势过弱枝上的花和形成的幼果,正常年份可不留,小年可留一个果,以尽早恢复树势。

  一、农作物害虫诱杀,方式多种多样 色板诱虫 随着“绿色种植”以及人们对无公害产品的需求,在如今的农作物害虫防治中,越来越多的农业种植人员采用生物、物理杀虫方式。在田间地头、温室大棚里散布的黏虫色板,就是当前常用的绿色杀虫方式之一。使用黄、蓝板诱虫,一般每亩地悬挂25×40厘米的黏虫板20片-40片,可以有效防治蚜虫、粉虱、叶蝉、斑潜蝇等害虫。 灯光诱虫 大多数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,特别对紫外线、黑光较敏感。对于这类害虫,采用黑光灯来诱杀。根据害虫发生情况,于4—9月份的害虫成虫发生期。每亩设一盏黑光灯,能很好地诱杀鳞翅目、直翅目、半翅目、鞘翅目等害虫。 迷向诱虫 在一些大田防治里,还会采用“迷向法”。通过人工设置性诱剂诱芯,使其弥漫在空气中,让雄蛾无法准确判断雌蛾所在的方位与远近,干扰正常的交配活动,进而降低子代幼虫发生量。 二、绿色治虫,性诱剂脱颖而出 色板、黑光灯、性诱剂诱杀成虫的三种杀虫方式中,性诱剂的杀虫方式最为高效的。太阳能自动性诱捕器,集害虫诱捕、数据统计、数据传输为一体,实现实时报传、分类统计、远程监测、虫害预警等功能,实现虫害自动预警监测。 早在1999年,我国农业部就制定昆虫信息素是AA级、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唯一允许使用的动物源农药。 三、因虫制宜,精准诱杀靶标害虫 大自然是神奇的,动植物之间都有其沟通的语言,对于农作物害虫也不例外。很多的害虫都是靠嗅觉传递信息,都有自己喜欢的“味道”。利用害虫这一特性,有针对性地做好害虫防治工作,对于不同的害虫特性,通过性诱的方式来进行虫情测报,性诱芯诱捕可害虫,要针对特定的“靶标害虫”诱捕,不会对天敌和其它的昆虫产生影响。比如在蔬菜地里,如果出现斜纹夜蛾,就会采用毛细管型诱剂来进行定向诱集。如果遇到甜菜夜蛾、白粉虱等,一般会用橡胶塞型试剂做好诱捕、自动计数等工作。坚持一种诱剂只诱杀一种害虫的方式,极大地提升害虫诱杀与虫情统计效率。

  新的棚膜透光性都比较好,而旧棚膜因使用时间较长,棚膜外部容易附着灰尘,内部也因消雾流滴功能减弱而结露,从而影响光照,不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,降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。 一、 外除尘增加透光性 旧棚膜的棚室,要注重棚膜外部的除尘,内部结露的消除。去除棚膜上的灰尘,可在棚面上设置除尘布条,通常每隔3米左右设置一根,松紧度应做到两根除尘布条在随风自然摆动的条件下,不要相互搭叠或缠绕即可。在整个冬季可适当调整安装的位置,调整次数一般在3~4次左右。 二、 内消雾避免棚膜结露 低温季节棚膜内更容易结露,如果棚膜的消雾流滴性差,大量水滴积累在棚膜上面,将会对光线形成折射,使原本透过棚膜的直射光变为散射光,造成棚内光照强度降低。除了做好棚室内降湿措施的前提下,还可使用有机硅兑水喷雾,提高水滴在棚膜上的延展性,避免结露。

  草地螟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,属迁飞性害虫。本地区的虫源是下一年发生的虫源之一,大发生年份主要来自北纬38-43度,东经108-118度的高海拨(1000-1600m)地区。年积温小的年份发生2代,以2代幼虫在高寒山区越冬,年积温高的年份发生3代,以3代幼虫在山谷暖区越冬,大多数年份这里有大量的越冬虫茧,另外这里荒坡、草滩和休闲地面积大,越冬虫茧受人为耕作影响,相对较少,有利于幼虫越冬。 每年5月下旬越冬基地蛾大量羽化时期,如果气候条件是在高压控制下,地面有北方气旋活动,8.5*103帕高空有西南方向的气流,越冬蛾就可以起飞上升,随气流从西南方向的气流向东北沿两条线飞行。 成虫产卵喜欢选择叶肉肥厚,柔嫩多汁的灰菜、猪毛草、篇蓄等杂草上产卵,但在喜食作物大豆、甜菜等上面也有相当的卵量,一般在20℃,3天就可孵化。 幼虫有比较特殊的习性,一是低龄幼虫发育迅速;二是具有暴食性和集体迁移习性,大发生时大量的幼虫可迅速吃光作物、牧草,处理饥饿状态的幼虫会群集一起向邻近的农田迁移,所到之处几乎一扫而光,寸草不留;三是高龄幼虫在叶子背面结成丝网,潜在网内危害,丝网可以遮挡农药和寄生天敌的侵害;四是幼虫尤其是一代幼虫有明显的滞育性(即一部分幼虫停止发育直接越冬),滞育幼虫的比例因年份。地理位置、气候条件的变化而不同。 老熟幼虫停止取食,入土做茧,在茧内化蛹,土茧内的幼虫抗寒冷性很强,零下30℃冻不死。土茧被破坏幼虫会大量死亡,因此经过耕翻的农田,越冬幼虫死亡率很高,而荒地、林带边缘、草原越冬的幼虫则很安全。幼虫化蛹前先将茧咬破一个羽化也孔,为羽化做准备,然后在茧内化蛹。

  番茄着色不均匀,多发生在偏施氮肥、缺少钾肥及硼素,土壤干燥等原因。 1、番茄多为无限生长类型,结果多,果实生长期对养分消耗大,如果营养元素供给不充足或不均衡,对番茄着色非常不利。如结果期氮肥使用过多,造成钾、钙、硼养分之间的拮抗,会影响花青素形成,导致番茄果实着色不均匀,影响商品价值。 2、长期施用化学肥料,导致土壤板结、盐渍化,在果实后熟期,出现根系早衰,养分水分吸收运转变差,导致地上部叶片黄化,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,会出现番茄红素形成不良,导致果实着色不良。 3、温度不适。番茄果实着色对温度要求严格,以19~20℃有利于茄红素形成,高于30℃,低于15℃都不利于着色,高于35℃番茄茄红素不能形成。 4、土壤干旱,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,土壤过湿易发生根腐病发生,反而又影响根系的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,进而影响果实着色。

  通过基因改造可以提高大豆光合作用效率,使大豆在质量不变情况下最多可增产33%。 光合作用指植物利用光能,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。据介绍,遇到过强光照时,植物出于自我保护会激活叶黄素循环,从而使叶片释放多余能量,免受强光侵害;当光照因遮挡等原因减弱时,叶黄素循环这一保护性机制就会关闭,从而使植物叶片可在适当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。植物关闭叶黄素循环的“切换”过程往往持续数分钟,对农作物来说,这浪费了本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时间。在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,这些零碎的“数分钟”合起来占据不少时间。 大豆中被称为“VPZ”的结构可以调控叶黄素循环,该结构包含3个编码与叶黄素循环有关蛋白质的基因。大豆“VPZ”结构可以加速了关闭叶黄素循环的“切换”过程,提高了大豆光合作用效率。大豆产量提高20%以上,产量最高区域增产33%,并且没有影响大豆质量。

 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(主办)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(承办)地址: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市农牧局大楼

脚注信息